Tokyo | 又是.東京 | 2023 again
什麼?
又是東京?
沒錯!
沒錯!
又是東京。
是的,我再次選擇了東京,這座城市再次成為我的旅行目的地,但這並不代表我對東京有著特殊的情感依戀,而是為了避免產生內心的罪惡感,所以我再次選擇了這座城市。
在疫情爆發的幾年前,我曾許下一個心願。
希望能夠踩完日本的大範圍地方 (例如:關東、關西、山陰山陽、東海道、東北地方、九州、北海道、北陸、中部、四國、沖繩等等⋯),待心願實現後,再用定點旅行的方式,更深入的探索各個城市,感受其獨特的文化和風情。
希望能夠踩完日本的大範圍地方 (例如:關東、關西、山陰山陽、東海道、東北地方、九州、北海道、北陸、中部、四國、沖繩等等⋯),待心願實現後,再用定點旅行的方式,更深入的探索各個城市,感受其獨特的文化和風情。
或許有些人對我的選擇感到困惑。
既然如此,為什麼我不選擇其他城市呢?
既然如此,為什麼我不選擇其他城市呢?
根據我的踩點原則,東京理應不該再次出現在我的旅行名單上。
然而,出於我對她並不知曉的承諾,我不得不再次選擇她與我已經去過的城市。
原因在於⋯
我不想先去探索她尚未踏足的地方,這是我選擇東京的主要原因。
我不想先去探索她尚未踏足的地方,這是我選擇東京的主要原因。
因此,如果我先去踩遍她尚未造訪的城市,內心將產生一股莫名的罪惡,為了避免內心罪惡感的產生,所以我再次選擇了東京。
當然,我也有考慮過她已經去過的城市,但考慮到交通便利性和航班的多寡,我最終還是選擇了東京。
再次踏足東京,不僅是我對她的承諾的實踐外。
也是基於便利性的考量,我重新探索了東京的風景,回味已經熟悉的街道和景點,暫不論此行的感覺是好是壞。
也是基於便利性的考量,我重新探索了東京的風景,回味已經熟悉的街道和景點,暫不論此行的感覺是好是壞。
東京,果然又一次帶給我驚喜及體驗!
常常有人問我,為什麼我喜歡到日本旅行拍照呢?
首先,是因為日本的空氣透明度很高,這使得拍攝出的照片更加清晰明亮。
其次,高緯度的光線場景非常美麗,為照片增添了獨特的魅力。
第三,日本的街景乾淨且色彩低飽和,呈現出獨特的美感。
第四,溫濕度讓我感到舒適,可以更好地享受旅行的過程。
第五,除了一些特定地方外,日本的氛圍相對安靜,這讓我更容易沉浸其中。
第六,日本的交通便利性,包括飛行時間,使得旅行更加輕鬆便捷。
以上只是其中的六個原因,如果要細談下去,我真的可以談不完,但是我並非不喜歡台灣!
這次五月的東京之旅,碰巧遇上了難得的日本氣象史上五月的最高溫記錄,高達攝氏 36 度,讓本身就很怕熱的我,體感相當不舒服,不僅是高溫而且相當悶熱,不遜色於台灣夏天的濕熱,直接打破上述「第四點」的論述⋯
但即便如此,我不得不說高緯度的斜射光線真的非常漂亮!
當然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特色和風貌,而我對日本街景的喜愛,正是因為它所擁有的獨特魅力。
每次到日本旅行,我都能感受到這個國家獨特的文化和風情,每張照片對我來說都有著特殊記憶點。
每次到日本旅行,我都能感受到這個國家獨特的文化和風情,每張照片對我來說都有著特殊記憶點。
而台灣同樣擁有它獨特的魅力,我也同樣喜愛台灣,每個地方也都值得我們去探索和欣賞。
只是身為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對於台灣的街景已經習以為常,加上我喜歡探險的個性,所以我選擇了與台灣相異的國家,當作我街頭攝影的元素與題材。
只是身為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對於台灣的街景已經習以為常,加上我喜歡探險的個性,所以我選擇了與台灣相異的國家,當作我街頭攝影的元素與題材。
在我的心中,沒有一個國家是絕對完美或絕對喜歡的。
每個國家都有多面性,包含光明和黑暗的一面。
每個國家都有多面性,包含光明和黑暗的一面。
事實上,我並不是只喜歡日本。
是因為我無法挪出更多的時間離開亞洲,去探索歐洲、美洲、非洲、澳洲等地的不同文化和風情。
是因為我無法挪出更多的時間離開亞洲,去探索歐洲、美洲、非洲、澳洲等地的不同文化和風情。
如果有機會有足夠長的時間讓我旅行。
我一定會離開亞洲,去體驗其他洲的獨特之處。
我一定會離開亞洲,去體驗其他洲的獨特之處。
儘管這次的東京之旅,大部分時間下雨或陰天。(如上圖,整天只拍攝了這一張)
但只要天氣好,整天的光線場景真的非常適合拍攝!
但只要天氣好,整天的光線場景真的非常適合拍攝!
由於此行雨天的比例很高,許多我原本安排好的行程不得不放棄,甚至有好幾天我只能待在住宿地虛耗時間,只有出門買食物、飲料和用餐。
每遇到好天氣,我都會抓緊時間,盡可能按下快門,即使在中午頂光很強、很硬的時候,我也不想躲到咖啡店避開陽光,甚至將平凡的日本人日常也興奮地當作重要場景來拍攝。
坦白說⋯
這次的旅行拍攝讓我感到非常挫折。
有幾天甚至必須倚賴抗憂鬱藥物,才能壓制極度焦慮和負面情緒。
這次的旅行拍攝讓我感到非常挫折。
有幾天甚至必須倚賴抗憂鬱藥物,才能壓制極度焦慮和負面情緒。
為什麼這次旅行給我帶來如此大的壓力呢?
因為我接了一個魚眼鏡頭的樣片拍攝案子,魚眼鏡頭需要拍攝大景(無論室內或室外),而我安排的室外大景必須在晴天時拍攝,所以我感到相當無奈⋯
儘管這個案子只是一個單純合作,我並沒有收取任何業配費用,再加上天氣狀況是我無法掌控的,理應我不應該有壓力才對。
然而,我的母親從小教導我要信守承諾,既然我答應了對方,當然要盡力完成任務。
然而,我的母親從小教導我要信守承諾,既然我答應了對方,當然要盡力完成任務。
再加上我的 instagram 一直沒有更新照片。
之前有位追蹤我的網友私訊我說:「你已經很久沒有更新 instagram 照片了」,這條私訊內容還留著。
所以,更加重了我的壓力⋯
之前有位追蹤我的網友私訊我說:「你已經很久沒有更新 instagram 照片了」,這條私訊內容還留著。
所以,更加重了我的壓力⋯
這次我特地前往橫濱。
事先在台灣已經訂好了參觀鋼彈工廠(一座巨大而且可以動的鋼彈)的門票。
事先在台灣已經訂好了參觀鋼彈工廠(一座巨大而且可以動的鋼彈)的門票。
然而,當我到達橫濱時,連續下了三天的大雨,導致原本計畫在橫濱拍攝的一些戶外景點完全泡湯,當然鋼彈工廠也只能放棄了。
接著,就在我要從橫濱轉回東京的當天中午,橫濱終於出現了大太陽,我想趁著天氣好的機會去補拍鋼彈,但當我重新上網購票時,才發現當天鋼彈工廠公休⋯
沒過多久,天氣又開始轉陰並飄起了毛毛雨,當時我除了眼神死之外,連心都感到絕望⋯
只能告訴自己:「就當我沒來過橫濱吧⋯」。
只能告訴自己:「就當我沒來過橫濱吧⋯」。
接著,我直接搭車返回東京。
一到東京出了車站,望著滂沱大雨的天空,真的欲哭無淚⋯
只能默默地獨自拖著行李前往住宿的地方辦理入住手續⋯
一到東京出了車站,望著滂沱大雨的天空,真的欲哭無淚⋯
只能默默地獨自拖著行李前往住宿的地方辦理入住手續⋯
接下來的九天在東京,天氣陰晴不定,氣溫陡升、陡降。
在這九天中,陰天和晴天的比例大約是 6 比 3,這真是煎熬啊!
在這九天中,陰天和晴天的比例大約是 6 比 3,這真是煎熬啊!
對我來說,旅費只是小事,無法拍攝才是真正的困擾。
那種背負著必須要拍攝卻無法實現的責任,再加上因時間的虛耗,更加劇了憂鬱症的負面情緒,連續陰雨的那幾天實在是讓我無比難受,甚至其中有幾天需要吃稍微超量的憂鬱症藥物,才能壓下心中橫生的負面力量⋯
此次東京旅行的內心感受,不能再說下去了。
這樣會讓整篇文章太過沉重外,也多少會再勾起我的負面情緒。
那種背負著必須要拍攝卻無法實現的責任,再加上因時間的虛耗,更加劇了憂鬱症的負面情緒,連續陰雨的那幾天實在是讓我無比難受,甚至其中有幾天需要吃稍微超量的憂鬱症藥物,才能壓下心中橫生的負面力量⋯
此次東京旅行的內心感受,不能再說下去了。
這樣會讓整篇文章太過沉重外,也多少會再勾起我的負面情緒。
讓我們改來聊聊我這次使用的拍攝器材吧!
我雖然這趟旅行有帶著 Canon 的 EOS R 和紅圈 L 鏡頭。
但我還是選擇 RICOH 的 GR3X 當成我此行的主力機。
但我還是選擇 RICOH 的 GR3X 當成我此行的主力機。
一定會有人納悶著,我帶著全片幅相機為什麼不用?
卻用 APS-C 片幅且無法更換鏡頭的 GR3X 當成主力機?
卻用 APS-C 片幅且無法更換鏡頭的 GR3X 當成主力機?
我先說明!
我沒有收 RICOH 的業配費!
RICOH 也沒有找我業配!
我沒有收 RICOH 的業配費!
RICOH 也沒有找我業配!
我手上這台 GR3X 是我自己掏錢買的。
而且還買得比原始定價更貴了一些。
而且還買得比原始定價更貴了一些。
OK,扯遠了,我們說回主題。
其實原因很簡單!
我概分成 3 點的理由:
1. 就是因為 GR3X 體積輕巧,在拍攝人帶景時,用外型相對專業的相機容易出現侵略感,使用 GR3X 比較不會讓被攝者感到壓力。
再者,出門只揹著裝 GR3X 的小相機包,完全感覺不到任何的負擔,可以輕鬆自在的行走,享受著類似無相機的愜意旅行。
此次東京旅行的後面幾天,我直接將 EOS R 和鏡頭群丟在住宿的地方。
除了它的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外,不瞞各位說,其實我在旅行到第五天左右,我的頸部、肩膀及背部,就已經因為長時間負重而拉傷,所以之後的旅行,我每天都是忍著疼痛勉強揹著大相機包。
此次東京旅行的後面幾天,我直接將 EOS R 和鏡頭群丟在住宿的地方。
除了它的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外,不瞞各位說,其實我在旅行到第五天左右,我的頸部、肩膀及背部,就已經因為長時間負重而拉傷,所以之後的旅行,我每天都是忍著疼痛勉強揹著大相機包。
以後,除非有特殊的拍攝需求、特定的景物,或是不需要長時間揹負大相機包的自駕旅行,否則應該不會選擇帶大相機及大鏡頭出門,改選擇對身體負擔較輕的機種及鏡頭出門。
例如:Fujifilm 系列、RICOH GR3X。
2. 雖然 RICOH GR3X 的感光元件屬於 APS-C 片幅,相較於全片幅或是中片幅的機種,進光量的確是較為遜色,再加上只有約兩千多萬的像素,理論上在細節呈現上,它難以與擁有大感光元件的機種並駕齊驅。
但經過實際使用後,我發現 GR3X的 解像力並不馬虎,不知道是不是 RICOH 對 GR3X 的這顆新的等效 40mm 鏡頭,下了什麼功夫?
使得 GR3X 在眾多的 APS-C 機種競爭中,顯得相當出色,可說是居於中上等水準。(如上兩圖)
3. 原先擔憂 GR3X 在夜晚低光環境下的成像,可能會令人失望,但實際的結果卻令我驚訝到,它的表現完全顛覆了我的預期,這全賴於 GR3X 具備的防手震功能,它能有效地降低快門速度以增加進光量,再配合降低 ISO 值使得影像更為清晰純淨。(如上圖)
過去,我使用沒有防手震的相機時,常有如同望葡萄於遙不可及的無奈感,但自從我擁有了 GR3X 後,有著甜美的葡萄已在手的爽感,味道還超乎我原先預期的香甜!
再來,我們來聊一下 GR3X 的感光元件寬容度,真的讓我很驚豔!
就以上面這張高光比的照片為例。
原本拍出來時是完全呈現剪影的樣子。
原本拍出來時是完全呈現剪影的樣子。
拍完當下看到,我有點傻眼⋯
高光完全過曝、暗部完全黑化⋯
心想:「完蛋了!這不知道後製拉不拉的回來?」
高光完全過曝、暗部完全黑化⋯
心想:「完蛋了!這不知道後製拉不拉的回來?」
回到家將照片導進電腦,我先用 Lightroom 試了一下。
不試還好了,試了我真的有震驚到!
經過調整後,原本呈現剪影的照片,變成了完全可出片的狀態。(如上圖)
由此可見,GR3X 的感光元件寬容度真的比我想像的還要廣,至於它的寬容度極限是多寬,我並不清楚,因為我並非專業的相機測試者。
但從我個人的使用經驗來看,它的性能確實非常驚艷!
GR3X 的等效 40mm 的焦段,是個很實用的焦段。
介於等效 35mm、50mm 之間,讓 GR3X 變得很靈活!
介於等效 35mm、50mm 之間,讓 GR3X 變得很靈活!
往前一步可拍出等效 50mm 的近乎無畸變,退後一步又可拍出等效 35mm 接近雙眼的凝視透視感。
可見 RICOH 當初在設計 GR3X 的焦段時,頗為用心。
可見 RICOH 當初在設計 GR3X 的焦段時,頗為用心。
同時它也是一款能夠拍攝建築物的相機,只是使用它時,需要更多的選擇和取捨。
當拍攝室內的大型建築時,很多人通常會使用超廣角鏡頭,以捕捉眼前所有的景物。
儘管我這次也攜帶了 16-35mm 的超廣角鏡頭和 12mm 的超廣魚眼鏡頭,但我還是選擇使用等效焦距為 40mm 的 GR3X 來拍攝,正因為它的焦段可以很容易地突顯主題和重點。(如上兩圖)
從攝影的角度來看,「少即是多」的概念就足以解釋這一切了。
這趟旅程讓我學會了放下原本執著的計畫和期望,珍惜當下所擁有的。
即使天氣不盡如人意,我仍然能夠體驗到每個地方的獨特之處。
這段經歷也讓我更加感恩,學會欣賞旅途中的美好瞬間,無論是晴天或陰天,每一個瞬間都值得被珍惜。
或許這十幾天是上天給我的一堂功課,教會我「放下」和「珍惜」這兩件事吧?我想。
即使天氣不盡如人意,我仍然能夠體驗到每個地方的獨特之處。
這段經歷也讓我更加感恩,學會欣賞旅途中的美好瞬間,無論是晴天或陰天,每一個瞬間都值得被珍惜。
或許這十幾天是上天給我的一堂功課,教會我「放下」和「珍惜」這兩件事吧?我想。
RICOH
GRIIIx / GR3X (99%使用率)
GRIIIx / GR3X (99%使用率)
CANON
EOS R
EOS R
EF 85mm f/1.4L IS (拍攝2張)
APPLE
iPhone 14 Plus (拍攝1張)
APPLE
iPhone 14 Plus (拍攝1張)
myportfolio | Mark5347 Photography
instagram | Mark5347 Photography
Threads | Mark5347 Photography
Threads | Mark5347 Photography